您的位置 : 蚂蚁文学 > 资讯 李人俊余秋里小说全集目录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全文阅读

李人俊余秋里小说全集目录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全文阅读

时间:2019-09-10 13:18:27编辑:晓亦

精选热书《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由著名作者佚名最新创作的历史风格的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李人俊余秋里,书中感情线一波三折,却又顺理成章,整体阅读体验非常不错。下面看精彩试读: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 开展会战 免费试读

余秋里赶紧走过去说:“主席,新消息还是有一点的,我们在渤海湾的勘探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在山东东营打的一口井喷出了工业油流。”

龚昌明等人则风趣地说:“车是床,天当被,星星眯眼伴我睡,比起当年行军打仗,比起大庆会战的艰苦条件,不知要强多少倍。”

井队指导员非常感动,他连声说:“你们长运公司不愧是野战军!”

中央批准会战报告

1962年2月初,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

会议期间的一天,在大厅里,毛泽东叫住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微笑着问道:“余秋里,有什么新消息吗?”

余秋里赶紧走过去说:“主席,新消息还是有一点的,我们在渤海湾的勘探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在山东东营打的一口井喷出了工业油流。”

毛泽东听了高兴地说:“打得好嘛!看来这个地方也蛮有希望嘛!”

余秋里说:“我们已经调整了部署,加强了渤海湾的勘探力量。”

在毛泽东、余秋里等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胜利油田的勘探工作进展很顺利。

1962年,对已经见油的东营凹陷北部进行战役侦察,第一批预探井先后开钻,很快就传来捷报。

9月16日,营2井在2738至2758米的深度,钻遇沙三段1层厚2057米的高压油层,发生强烈井喷后卡钻。

9月23日,用原钻机试油,通过15毫米油嘴,获得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华北地区也是当时全国日产油量最高的一口井。

从此,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就是为纪念营2井第一次喷出高产油流的这个喜庆日子。

1962年10月17日,石油部党组讨论1963年石油工业生产建设计划时,余秋里根据营2井喷油后出现的好形势,提出1963年要做好在山东地区开展石油勘探会战的准备。

余秋里还指出:大庆油田外围勘探工作告一段落,就把主要勘探力量调到山东去。要在东营地区再打一些井,搞好地震和试油工作,查明地下构造情况,争取控制一块含油面积。

接着,石油部党组多次研究,推断华北地区是找油有利地区。

但是,石油部党组经过讨论形成了共识:

一是大庆油田外围勘探一时没有结果,不便抽调勘探主力南下;

二是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时期,国家拿不出较多的财力物力扩大勘探;

三是在地震勘探和钻探初期,发现华北特别是东营凹陷地质条件复杂,情况不清,不能盲目上,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因此,石油部党组吸取了四川找油和大庆会战的经验,遵照毛泽东“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的教导,没有急急忙忙调兵遣将上华北,组织会战。

此时,石油部采取的办法是,在石油工业内部逐步抽调力量,尽量多搞一些勘探,多打一些预探井进行国“侦察”,尽量全面地掌握地下地质情况,积极做好会战的战场准备,经过两年多循序渐进、扎实有效的工作,根据地震、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和钻井、试油资料,石油部逐步掌握了东营凹陷地下构造、生油储油条件、产能等方面一些基本情况,并且初步控制了一定的含油面积。

同一时期,在天津及河北境内的黄骅坳陷,经过地质部地质普查、详查及地震勘探,也先后发现了一批构造,打出了一批预探井,见到了油砂、油气显示或喷出工业性油流。

1963年,华北地区的区域勘探形势已经比较明朗,开展勘探会战的条件基本成熟。

同时,大庆石油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于是,石油部党组及时筹划、部署石油勘探战略重点东移后的第二个战役,决定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

10月21日,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在石油局厂电话会议上说:

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建设,使我们解决了石油工业近期发展所需的资源问题,但从石油工业长远来讲,勘探工作仍然是我们所有工作中首要的、第一位的工作,这是石油工业的全局性问题,战略性的问题。如果没有雄厚的后备储量,要想进一步把石油工业搞上去,就会很困难。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有重点、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大力开展勘探,争取在短期内发现新的油、气田。这是坚定的方针。

在11月29日召开的电话会议上,余秋里在讲话中提出:

华北的形势很好,这两年,要重点抓华北。华北会战,部署要周密,我看无非两条:一是搞地震,把构造搞出来;二是打钻,搞出结果,解决问题。我们要下决心,在华北打个歼灭战,总的目标是要发现新的油、气田,解决我国石油工业的储量资源问题。

1963年年底,根据党组的决定,石油部开始从大庆和西北、四川等石油单位陆续调动人员和设备物资,投入华北探区。

1963年10月,石油部党组决定,为了总结1963年工作,做好1964年准备,党组几位同志分别到石油厂矿蹲点,调查研究。

余秋里和副部长康世恩到大庆,主持技术座谈会,总结会战工作。

副部长李人俊去华东地区,主要任务是安排山东地区1964年的勘探工作,研究以山东为中心组织华北勘探。

会战的准备工作蹲点期间,李人俊先后到上海、南京、济南,向华东局、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领导介绍了山东东营地区石油勘探成果,通报了石油部党组准备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初步计划部署,得到了各地政府的支持。

1964年1月15日,石油部党组在讨论1964至1965年石油工业计划和调整目标时,正式决定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并确定了会战的组织和部署等问题。

1月21日,在副总理薄一波主持召开的工交各部党组书记会议上,余秋里汇报了华北石油勘探形势和会战的方针部署、组织领导方案。

在会上,薄一波明确表示赞成石油部集中优势兵力搞会战的办法,并要求石油部立即写一个报告。

党组会议的第二天,石油部就向中央书记处报送了《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简要报告》。

报告中着重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华北盆地的地质概况。……

第二,会战的部署。在石油工业内部,集中优势的技术力量,组织一支工种比较齐全的

勘探队伍。主要包括地质、重力、电法、地震、钻井、运输等各个方面,共约15万人左右,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500人。分布在东营、黄骅两个地区,而重点在东营。

第三,关于会战的领导问题。拟成立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下分河北和东营两个勘探指挥部。由于会战是在山东、河北和北京、天津几个地区同时进行,而勘探是整体规划的,必须把各地区勘探得来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随时调整部署,哪里得手,就集中在哪里上……

1964年1月25日,中央批转了《石油部党组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报告》,批示中说:

中央同意石油部党组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报告。这是继松辽大会战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会战。望有关地方和有关部门予以协助。中央并同意报告所提关于会战的组织形式。同时,责成国家经委对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大力组织协作。

1964年1月至2月间,石油部又召开了历时一个月的石油工业局厂领导干部会议。

2月9日,余秋里在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着重指出:

今明两年的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要打好“三个歼灭战”,其中第一个歼灭战就是要在华北地区打一个石油勘探大歼灭战为迅速增加石油后备储量准备条件。在华北地区找到油田,对改变我国石油工业分布状况,适应我国建设需要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个地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可能是块硬骨头,要准备费大劲,打硬仗。但是,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一仗打好。

2月22日,石油部党组又讨论决定了华北会战的几个具体问题,包括会战区域划分和具体任务、会战队伍组织、领导班子配备等。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准备,并经党中央批准,1964年初,继大庆石油会战之后的第二场石油勘探会战,在华北辽阔大地上展开了。

长运公司帮助搬迁

1964年年初,中央批准了华北石油会战后,石油工业部将山东东营地区作为华北平原石油勘探的一个重点,从大庆、玉门、青海、新疆、四川等地抽调勘探开发队伍开展石油会战。

同时,石油工业部还组成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亲临东营地区指挥石油会战,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康世恩兼任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总指挥。

1964年3月,国务院正式任命参加过玉门油田、大庆油田会战的张文彬为石油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接着,石油部党组决定由张文彬带队,调集大庆一部分队伍到山东东营,与原华东石油勘探局合并,展开会战。

此时,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在这里负责指挥大会战的工作。

工作一段时间后,余秋里重新回到石油部主持工作,东营地区石油会战组成了党的会战工委,张文彬担任会战工委书记兼指挥。

会战开始后,大量人员涌向东营,大批设备及其他物资需要运抵东营。为了迅速展开会战,此时,运输任务无疑非常紧迫。

1964年初,石油部党组根据会战需要,决定让运输公司由新疆转战山东参加胜利油田会战。

1月6日,一支由石油师三团指战员担任骨干的、由1300多名职工和310多辆汽车组成的会战队伍,便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由大西北启程奔赴新的战场。

运输队会战先头部队到达山东的第五天,当时还在山东领导会战的余秋里部长,就向运输公司参战队伍发出了“抓紧时间,迅速投产”的指示。

于是,一场抢上设备、快上人员、争分夺秒、保证会战的长距离搬迁开始了。

3月17日,以沈继深为书记的运输队四区队的20部“太脱拉”、15部解放车首批到达沧州。

一到目的地,在一无住房,二无场地,更来不及办理落户手续的情况下,四区队就根据指挥部的要求,紧急投入了港1井、孔27井和孔36井的搬迁工作。

这3口井的搬迁都是白天装货,夜晚行驶。这里是海滩地带,土质松软加上下雪泥泞,运输十分困难。10公里的海滩路,连拉带拖,一装一卸就要花费一天一夜时间。

就这样,四区队的工人们吃在车上、睡在车上,整整奋战了七天八夜,终于完成了三口井的搬迁任务,打响了支援会战的第一炮。

为了做好高质量的搬迁,在搬迁开始时,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就明确指示:

会战队伍,要以大庆为榜样,发扬八路军作风,沿途要爱护群众,尊重风俗,对人民群众秋毫无犯。

因此,在出发前,运输队积极开展了学***、学大庆的思想教育。

在组织上,按照部队形式编成班、排、连,成立临时党支部,做到一切行动军事化。

运输队一区队130余人,由原石油师排长吕大行同志率领。他们从柳园站上车,放下行李,就全体出动,到各车厢帮助打扫卫生。

每到一大站,一区队又以分队为单位,帮助列车员冲洗车厢。

在西安等车住“解放饭店”时,一区队又帮着把饭店打扫了一遍。“解放饭店”在感谢信中赞誉他们说:

你们是大庆精神的再现,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行军是这样,到达目的地后也是如此。

一区队到达会战地后,起初没房子,就住在一家老乡的院子里。从住进的那天起,他们每天都早起半小时,

帮助房东王老大娘挑水、扫地、掏厕所,王大娘感动地说:“真是老八路又回来了。”

随着运输队的陆续到来,大规模的搬迁开始了。

为保证设备的安全搬迁,当时都是“车由火车送,人随汽车行”。

1964年3月中旬,第一批拖罐开始由新疆王家沟发运。

老战士龚昌明同志主动带领三名年轻人承担了这批车罐的押运任务。

当时因火车守车已坐满,这批拖罐又没有驾驶室可以作栖身之处,龚昌明等人就像战士守卫武器一样,紧挨拖罐坐在了平板车上。

火车的低槽平板车厢,既不挡风,又不遮雨。3月在新疆、甘肃一带,还是寒风刺骨的季节,但龚昌明等人毫无怨言,一直坚守岗位,怀里揣着干粮,饥一顿,饱一顿,顶风雪,冒严寒,不辞千辛万苦,坚持8天9夜,终于将首批拖罐安全押抵到目的地。

当领导和同志们慰问龚昌明等人时,龚昌明等人则风趣地说:“车是床,天当被,星星眯眼伴我睡,比起当年行军打仗,比起大庆会战的艰苦条件,不知要强多少倍。”

以当初转业成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三团为骨干,组建起来的这支运输队伍,和战争年代一样,一开始就做好了吃大苦、耐大劳、打硬仗、打恶仗的精神准备。

在搬迁过程中,运输公司卸设备没吊车,他们就用手推、肩扛、千斤顶。

没有工房,他们就露天作业。

没有场地,他们就自己动手,筛沙运石。充分表现了“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英雄气概。

同时,运输公司的各级领导,从党委书记宋世和,到各区队长、科室长,像当年指挥战斗一样,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运输职工“为油而战,虽苦犹甜”的革命精神,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了1300多名职工、300多台设备和上万吨物资器材的千里大转移,做到了途中没有甩掉一车一罐,没有损坏一台设备,也没有一名职工掉队,迅速地安下营,扎好寨,做好了投产准备,受到了会战领导的高度赞扬。

就是在运输公司的大力帮助下,各种设备陆续运抵东营,为会战的展开提供了有力保障。

余秋里号召艰苦奋斗

1964年初,荒芜而寂静的东营突然热闹了起来。

会战一开始,会战指挥部就制订了勘探工作方针:

区域展开,重点突破,各个歼灭并以东营凹陷为主要勘探区,展开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

很快,指挥部集中了20多个钻井队详探花庄胜利村构造,以便迅速探明含油面积和储量。

在当时,东营会战一直得到地方上的大力支持。华东局、山东省和上海、南京、苏州市等地方,从设备、人员、生活、物资运输和建筑施工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援。

特别使石油工人感动的是,山东省除动员地方人力物力,大力支援勘探外,在自身也很困难的条件下,他们还多方照顾石油勘探职工的生活。为此,当地政府对勘探职工的粮食定量,千方百计予以保证,供应的粮食,大部分是细粮,少部分是杂粮。

党和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令石油工人们十分感动!在这种情况下,会战一开始,在东营负责指挥的石油部长余秋里,就号召石油职工学习、发扬当地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学习、发扬大庆会战的艰苦创业精神。

在余秋里的号召下,广大会战职工学习大庆,学习老区人民,积极克服困难搞会战。没有公路自己修,没有吊车和运输工具就人拉肩扛,没有水就自己挖井、积雨水,喝泥塘里的咸水,没有房子就自己搭帐篷、挖地窝子住,口粮不足就吃草籽,自己开荒种地。

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石油工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但在当时,也有少数同志害怕艰苦,思想波动,特别是一些来自城市的干部和学生更是害怕艰苦,甚至产生了抱怨情绪。

这种情况引起了余秋里的重视。

1964年3月的一天晚上,余秋里把东营前线的干部集中到机关大食堂,一起吃了一顿草籽杂粮饭。这也就是后来在石油战线上广为流传的“部长请客”的故事。

当天晚上18时30分,接到通知的石油干部纷纷来到机关大食堂。

“宴会”开始了,余秋里变戏法儿似地给干部每人准备了两个黄蓿菜窝头和一碗清水煮白菜帮。

据参加此次“宴会”的姚福林后来回忆道:

真的是清水煮,一点油星都找不到。余部长和我们一起吃,也是黄蓿菜窝头加清水煮白菜帮。这顿饭好吃不好吃?啥味道?那滋味还真不好形容,有点苦,有点涩,也有些拉嗓子眼儿。已经多年过去了,我也说不很准确。

等大家差不多都吃完了,余秋里看了看大家,开始讲话,他说:

我今天请大家吃这顿饭有4个意义,一是光荣传统的饭,二是阶级感情的饭,三是劳动人民的饭,四是回忆对比的饭。

为什么说这是光荣传统、回忆对比的饭呢?中国人民是在长期艰苦岁月中度过来的,如果没有长期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设想会有今天。有些同志把过去的光荣历史忘了,现在很值得回忆一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翻雪山,过草地,困难大得很,整天又走路又打仗,像今天这样的饭也吃不到。那时就是野菜搅面糊,有时就是吃点野菜,就连野菜也是吃不饱的。抗战时期也很苦,有些地方也吃草籽皮、黑豆皮、棉花籽,加上糠,有时还吃不上。现在和过去比较,真是好得不得了。

……

这里现在的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比过去那就好多了。过去战争时期,我们打了几十年仗,就没有这样好的房子,甚至有时没有什么房子可住。那时候,整天在山沟里转,能住上一个草棚,就算不错了。

……

当然,绝大部分同志还是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的。像北京部机关、石油科学研究院和石油学院来参加会战的同志,这几天自己动手盖厨房,下雪天冷照样干,脱掉鞋袜,光着脚板和泥巴。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很好的。

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我们干部要起模范作用,那种闹名利、闹享受的思想是错误的。

我们是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我们有远大的理想,应该是满脑子革命思想、革命精神,准备长期艰苦奋斗,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最后,余秋里还勉励大家:

大家到这里来,是为了参加石油勘探大会战的,是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是来干革命工作的。在工作中,要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勤勤恳恳,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力争上游,为我们国家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余秋里的话,引起了广大干部的共鸣,他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早日实现会战目标。

为此,每逢过年过节,参与石油会战的干部都组织大家吃这种饭,以此来鼓励大家。

此后,在多种场合,余秋里、张文彬等人提醒和鼓励大家,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余秋里等人对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那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参战职工能够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咬紧牙关,艰苦创业,这与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

当时,白天机关里根本找不着人,干部们都往基层跑,确实做到了工人身上有多少泥,干部身上就有多少泥。

在一些大的会战场面里,根本分不清谁是领导,谁是工人。

有一次,由于大雨冲断了道路,粮食运不进来,当时的领导小组组长刘南同志就和大家一起,穿着短裤到30里外的牛庄去背粮。

干部的艰苦奋斗精神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很快,这种精神就感染给了参与石油会战的每一个工人。

在这种精神鼓舞下,石油工人不计较吃得有多差,住得有多差,他们都把精力放到直接工作上,纷纷抢干脏活、重活、累活,这为会战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空勤汽车团参与会战

1964年初冬的一天,北京空勤汽车团突然接到一个紧急命令:

立即出发,3天之内必须赶到东营,协助胜利油田搞初期建设。

对于空勤团来说,东营是一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地方,但是,没说的,人民子弟兵嘛!指到哪儿,打到哪儿。

于是,空勤汽车团的同志们整装出发了。

当赶到目的地时,北京空勤汽车团的同志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呀!方圆数十里只那么几户人家,大片大片的盐碱荒滩。

但是,更使同志们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他们便被通知摘去了心爱的领章、帽徽,在这片土地上住下来,而且一住就是几十年。

当时生活条件是很差的,饮水主要靠坑中的积水。那种稍有些发绿的水,喝到嘴里又咸又涩,就是这种水还极其有限。

夏天还好,冬天一连几个月不能洗澡是常有的事。有时同志们浑身脏得实在受不了,就拿湿毛巾擦一擦了事,许多同志因此患上了皮肤病。

从很远的地方拉来的白菜、咸菜,再加上玉米面或红薯面的窝窝头就是他们每天食谱的全部内容。有时特别想打打牙祭,但也终因条件限制而告吹!

因为,当时胜利油田的生活服务设施还处于空白阶段,生活必需品只能到农民代销点去购买。

另外,当时为了支援国家其他领域的建设,石油工人大部分职工的月工资只有40元钱,除去自己生活必须的花费外,许多同志还要供养家中的父母和妻儿,这点工资不能随意用。

面对艰苦环境,北京空勤汽车团到来的同志们仍***高涨,他们纷纷表示:

虽然生活条件差,但我们在工作上却不能差。

每天早晨接班后,空勤汽车团同志们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擦设备。在他们看来,出现一丝灰尘、一点锈斑都是不能容忍的。

放下棉纱后,紧接着的工作就是挖排水沟。1964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突发洪水,给了他们一个沉痛的教训,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始终把防洪排涝放在首位。

排水沟中取出的土堆在那里很不美观,于是他们便一筐一筐地把取出的土填到油井作业后留下的污油坑里。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一天一天很快就过去了,空勤汽车团到来的同志们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并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在当时,每天早上7时30分上班后,除了生产岗位上的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都要参加盖“干打垒”的工作,因为首先要解决住宿问题。

干一天下来,身上就像散了架一样,晚上21时政治学习结束后,吃晚饭的时候,牛明仁总买4个窝头,一口气吃3个,还得留下一个等到第二天3时去茶坡农垦区参加1500亩农田会战时吃。

有一次,牛明仁下了第二个0点班从井上回来,看到班里的同志们在李现华班长的带领下正在脱泥坯。

牛明仁就想:反正还没有睡意,不如搭把手干吧!于是,牛明仁挽起袖子,凑了上去。

俗话说:“脱坯、打墙,活见阎王。”真是不假,还没脱出100块泥坯,牛明仁的双眼就金星四射,浑身热气腾腾,站立不稳了。

看到牛明仁这样子,班长放下手中的模子,走过来关切地问:“怎么了?回去休息休息吧!”

其实,当时牛明仁是真的没有力气了,哪怕能在地上躺一会儿也是好的啊!

但是牛明仁看到班长50多岁的人了都没休息一会儿,自己一个小伙子怎么好意思躺下来呢!

于是,牛明仁就放下模子,直起腰来,甩了甩手上的泥巴,用力往腰上擂了几下,对班长说:“没事,我挺好的。”

说完牛明仁又拿起一根扁担对正在和泥的刘西征说:“走,抬土去。”

开始,牛明仁还能数着筐数,后来数不清了,干脆不数了,脑子里只想着两个字“抬土”。

牛明仁和其他的同志饿了,就跑回宿舍啃上两口窝头;渴了,就趴在准备和泥的桶上“咕咚、咕咚”地喝个痛快。

左肩疼了就换右肩,右肩疼了再换回来……

牛明仁从早上一口气干到吃晚饭。等到政治学习回来,脱衣服睡觉时才发现两个肩头都磨起了紫红色的血泡。

确实太累了,牛明仁摸着血泡不知不觉进入梦乡。“叮铃铃……”刘西征的小闹钟又响了。

此时,牛明仁心想:要是能再躺一会该有多好啊!但是听到其他同志“沙沙”的穿衣声,牛明仁再也躺不住了,急忙闭着眼睛坐了起来,伸手摸来衣服穿戴好,抄起铁锹,晃晃悠悠地走出了房门。

3时,牛明仁等人便跑步向茶坡农垦区前进了。

从住地到茶坡他们要走8公里路,其实哪里有路啊!到处沟沟坎坎,坑坑洼洼,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牛明仁已经摔了七八个跟头。

当时,牛明仁所在班的任务是挖水渠,明确分工后大家便迅速行动起来。

牛明仁习惯地往手心里啐了一口,便用最大力气干了起来。

到6时,200多米长的水渠已基本上完工了。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家扶着铁锹一边休息,一边谈笑着。

正在大家谈得高兴的时候,不知不觉,牛明仁扶着铁锹又一次进入了梦乡……

在当时,在北京空勤汽车团的同志中,像牛明仁这样废寝忘食工作的人还有很多,正如牛明仁后来所说:

作为一个老石油工人,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我们没有吃不了的苦!

长运公司再立新功

1964年4月28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这一天,运输公司开始了原油南运的试运

原来,当时东营原油外输管线尚未铺设,大量原油只有通过汽车运至距东营80公里的辛店,再由火车运到南京炼油厂。这就是有名的华东原油南运。

当时由运输公司二分公司承担这一光荣使命。

试运前,公司副经理王有常组织全体分队长和部分机关人员,对沿途路况、村镇行人作了实地考察,并派出主要业务干部随车,从行车时间、装卸情况、速度、各段公路宽窄距离,以至各井产量、各站容量、装油温度、进出油管尺寸等等,都摸得清清楚楚。

这些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的运输生产和企业管理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运输公司领导这种一丝不苟的作风和脚踏实地注重调查的科学态度,使一、二分公司的干部和职工受到一次深刻教育。

为了搞好首次南运,王有常还亲自上阵指挥,并责成二分公司经理李仁民,从机关抽调20余名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战前准备。

经过紧张的准备,参加首次试运的黄益让区队陈振义小队的40多部车辆和7吨拖罐,整修一新,排好顺序,4时开始出发,8时先头分队正点安全到达东营集油站。

当天17时,40多辆罐车全部顺利返抵辛店,胜利完成了首批532吨试运任务,为华东原油南运揭开了序幕。

当大批原油开始南运后,分公司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长期驻在东营,对每天产量、变动情况都了如指掌,使运输相当主动,基本上实现了王有常同志提出的“只准车等油,要多少,派多少,有多少,拉多少;不许油等车,哪怕一分一秒”的要求。

1964年9月上旬的一天傍晚,位于黄河边上的坨6井钻到2880米深度时,发现高压油层,情况十分危急。为了防止井喷,指挥部命令运输队立即从辛店抢运100吨重晶石粉压井。

接到电话后不到10分钟,运输队五区队10辆“太脱拉”紧急集合,在区队长陈维端带领下连夜装车出发了。

次日凌晨,五区队行至黄河一号码头,距坨6井3公里半处,因道路全是深约50厘米的烂泥浆,车队无法前进。

此时,指挥部事先从机关调集了300余人在此等候,准备把100吨重晶石粉扛进井场。

按300人计算,每人平均往返9趟,中间不吃饭、不休息也得一天一夜才能完成。

针对这种情况,陈维端立即召集五区队两个分队的同志商议对策,为了争取时间,为了油井的安全,他们决定把困难揽下来,千方百计把车子开进去,以自己的辛苦代替300名机关同志的繁重劳动。

命令下达后,五区队的司机们挂上加力档,加大油门,像蜗牛似的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实在爬不动了,司机就跳下来用手挖泥,这时指挥部又调来4部拖拉机,两部拖一部,一点一点向前移动,最后,终于把重晶石粉安全送到井场,赢得了会战领导和广大职工的钦佩和好评。

1965年,继东营会战取得胜利之后,又在“通、王、惠”,即通滨、王家岗、惠民,组织勘探会战。

这次战役对扩大勘探成果,打开华东战区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会战工委十分重视,康世恩副部长亲自指挥,抽调各路精兵强将,要求会战100天,拿下油田。

根据这一指示,陈维端区队的50部解放、20部“太脱拉”车全部参战,具体任务是担负器材设备运输和井队搬迁。

当时由于上得猛,规模大,加上新区作战,条件差,要求急,运输战斗是非常艰苦的。

但这支经过会战初期考验,能打硬仗的运输队伍,一接到通知,广大职工就纷纷写保证书、提措施,决心在“通、王、惠”战斗中再立新功。

1965年5月,四辆“太脱拉”在一次井队搬迁中,拉着两台柴油机、两台泥浆泵,因为都是超重设备,加上乡间小路十分难行,一段20公里的土路,竟走了9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到达井场。

到达井场后,可又没有吊车,卸车又成问题,很明显,这样重达11至13吨的“庞然大物”仅凭双手是无能为力的,井队同志劝运输队员们等吊车。

但是,运输队员们说:“我们有尽快拿下大油田的雄心,眼下吊车少,别的井队搬家也要用,我们可不能坐等,白白浪费时间。”

于是,运输队的队员就自己动手挖地沟,使车槽底板与地面拉平,再搭上钢管用另一部车往下拖设备。

就这样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将4台设备平稳地卸下来了。

看到运输队的表现,井队指导员非常感动,他连声说:“你们长运公司不愧是野战军!”

在大战“通、王、惠”期间,不怕困难的事例屡见不鲜。

尤其是在装卸力量跟不上的情况下,司机自装自卸蔚然成风,成功地解决了装卸力量不足的问题。

长途运输公司不俗的表现,赢得了整个参与会战人员的肯定。前线指挥部领导在总结表彰会上,曾经赞誉长途运输队有七个“不管”:

不管白天黑夜随叫随到。

不管刮风下雨坚持战斗。不管路况好坏猛攻硬上。

不管什么货物需要就拉。

不管困难多大,指到哪里打到哪里。

不管份内份外见活儿就干。

不管吃住条件一切为了前线。

长途运输队正是以自己平凡而辛勤的劳动,忘我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争取了一个又一个战机,为油田的早日开发,作出了贡献。

固井队进行多项创新

1966年,会战工委把固井大队大队长的重任交给了黄世孝。

此时,黄世孝感到,固井大队大队长的担子实在太重了。于是,黄世孝就去找领导请求:“还是让我搞技术工作吧!”

领导批评黄世孝说:“党员要听党的话,这是工作的需要嘛。”

回到队上,黄世孝一连几夜睡不好觉,思前想后,觉得自己应该把一切交给党安排、服从组织决定,以大庆精神努力带好队伍,搞好工作。

从此,黄世孝与胜利油田的固井工作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胜利油田早期的固井队组成复杂,人员和车辆来自华东、陕西、甘肃、宁夏、四川、大庆等地,复杂的构成,给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为此,黄世孝首先抓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大搞设备维护保养、岗位练兵,使这支年轻的固井队伍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成长起来,满足和适应了会战的需要。

在黄世孝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固井队不仅能固一般油井,较高难度的井也能固好,固井合格率都在98%以上。

为此,会战工委授予了该固井队“红旗队”称号。

根据石油部指示,固井队到地质部羊三木油田固了该区第一口油井 随后又到大港油田固了难度较大的港31井,获得了成功,受到了兄弟油田的赞扬和石油部的好评。

当时,固井队的车辆类型多、车况差、配件缺。为了解缺这些问题,固井队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组织了机修会战,重点抓了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进而开展了分队、车组之间的比赛,以抓点带面的方法,树立了以8号水泥车为战区的标杆车。

通过这些工作,固井队有力地促进了车辆管理。车组做到了施工正点到达,不误前线一分一秒,车辆出勤率达95%以上。

1965年1月,石油部检查团的一位姓甘的司长等到固井队检查时,赞扬黄世孝说:“你们在一无车库,二无专用机具,只有两台老虎钳的修理条件下,把特车搞的100%完好,真是不简单!”

固井施工要求组织严密、协同动作、高质量一次完成,为此,会战工委领导经常告诫固井队:固井作业是一锤子买卖,要是固坏一口井,犯的可是不可改正的错误。

黄世孝也深深认识到一次性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性,为此,他认真落实会战工委领导的指示,从抓队伍的严细作风入手,努力提高固井质量。

首先固井队开始抓岗位练兵和评比,各工种都评选出操作能手。为此,固井队还提出严格要求:

小班司机注灰比重打得均匀,符合设计要求;漏斗工供灰不堵漏斗,连续施工;大泵工不放回水,替泥浆计量准确;大车司机施工中不准抛锚,泥浆碰压稳准。

练兵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固井队伍的技术素质,而且形成了良好的战斗作风。

有一次,一个车队和固井附件班的同志在蛇一区固完井,回队时把高压活动弯头忘在了井口,他们回来察觉后,又从钻井住地步行了10多公里把高压活动弯头抬了回来。

又一次,一个固井工坐在保险杠上倒车,队领导发现后,立即召开现场会,论事情的危害,抓不安全苗头,使大家受到了深刻教育。

随着会战形势的发展,大批钻井队伍陆续从全国各地调到油田,固井队施工也因此而日趋繁忙。

为了进一步提高固井质量和解决技术干部不足的困难,黄世孝等队领导开展了固井工人设计活动,实际上即民主管理。

通过这种民主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从对钻井队完钻、泥浆性能、井身质量的了解,到完钻测井的井径曲线、油气水层的部位;从套管强度和注水泥浆的计算 到套管下入的情况掌握以及施工前的任务动员和施工时现场指挥等,全部进行三结合的工人设计。

每固一口井的技术套管或油层套管固井队都要在现场总结经验和不足,评出先进车组和优秀个人。

通过三结合的工人设计,固井队不仅提高了队伍的技术素质,也提高了固井质量,同时也培养了工人指挥员。

随着油区范围的不断扩大,油井固井难度的不断增加,固井工艺需要不断改进。

为此,固井队首先改革固井附件,为避免替泥浆管内穿槽或碰不好压,固井队用铝塞代替了多年使用的木塞,后来又改用胶塞,代替铝塞。

为使套管顺利下入,固井队把多年使用的木质引鞋改为铁质引鞋。

为使水泥浆上返成旋流状态,封闭好油层,固井队在套管下部结构采用了旋流短节,并在井径较小地段加扶正器。

通过采取上述革新措施,油井固井质量优质率不断提高,并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随着钻井速度的不断加快,固井队40多部固井水泥车4个中队,工作处于连轴转状态。

为改变这一现状,固井大队“三结合”工人设计小组,大胆启用了钻井队泥浆泵代替水泥车,并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下,革新成功了自动下灰装置,不仅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还节约了大量水泥,做到了文明施工。

在石油会战期间,固井队在黄世孝的带领下,不断进行了各种创新尝试,这些创新尝试既有技术上的,又有管理方法上的,这些创新成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固井队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石油会战立下了重要一功!

工具班再现铁人精神

1966年,对于马帮超来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他来到了胜利油田

在来胜利油田之前,马帮超曾参加过大庆石油会战,在“铁人”王进喜同志生前所在的钻井二大队当钻工。在大庆时,马帮超听到的第一场报告,就是大队长

王进喜作的“坚持勤俭建国方针,走自力更生道路”报告。

当时,大庆的冬天气温在零下30多度,“铁人”王进喜不戴皮帽,上钻台扶刹把一扶就是4个多小时的事迹,深深感染了马帮超,他暗暗下决心,要以“铁人”为榜样干好工作。

1965年4月,一次意外的工伤,马帮超被摔成了脑震荡,经治疗稍愈后,1966年调到胜利油田工作。

来胜利油田后,马帮超仍在钻井队坚持干,后来由于身体原因,领导照顾马帮超,把他安排到滨南做门卫工作。

在当门卫的那段时间里,马帮超心里非常难受,他常常对自己说:“想想铁人,看看自己,20出头的壮壮实实的小伙子,却不能为发展石油事业出把力。”

马帮超坐不住了,他要求调动工作,领导最初不同意。马帮超就整整缠了两天,领导只好同意重新安排马帮超的工作。

不久,马帮超来到了刚刚成立的工具队工具班。

那时候的工具班一无厂房,二无设备,三无航吊,真是一无所有啊!

大伙见马帮超是“老石油”,就选他当班长,马帮超愉快地接受了大家的要求。

当时马帮超想:“虽然负了工伤,前线去不了,做后勤修理工作也同样可以为发展石油事业出力,再苦再累也要干好!”

没有厂房,马帮超等人就在露天修;没有航吊,马帮超等人就用肩膀扛;没有设备,马帮超等人就土方法上马。

当时,清洗废旧抽油泵没有设备,油污不容易清洗掉,马帮超等人就砌了个3米见方的简易池,焊了个铁炉子,用开水洗泵。热气炙人,油味熏鼻,大伙儿就在一片热气笼罩中,拿着钢丝刷和棉纱团清洗泵上的油污。

后来马帮超等人觉得这个办法太落后,就把油泵用套管套起来,在池水里配上碱,用水泵把池水打入套管,让池子里的水不停地循环到套管里,直到把泵洗净。

这样做尽管只能一台一台地清洗,但还是比原来节省时间、节约人力,工作条件也好了许多。

工房盖好后,要装航吊,吊车进不了工房,马帮超和就大家用滑轮加垒扒杆的方法,硬是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把航吊安装到了7米高的厂房顶端。

随着新油田的逐步开发,井下工具需要量日益增大,单靠上级供应材料已远远不够。

别的不说,仅抽油泵这一项,按当时的情况,总机厂全年才能制造800台,这显然满足不了需求。

没有办法,只有靠修复废旧井下工具,再重新利用。

但是,废旧井下工具散落在各个井场上,要首先进行回收。

于是,马帮超就和大家开始“找米下锅”的回收工作。

回收工作开始后,马帮超等人坚持一个星期跑一趟作业队,回收废旧抽油泵、封隔器等井下工具。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年复一年,大家跑遍了所有的井场,把废旧材料,一件不漏地回收起来。

即使埋在土里的废旧材料,也不放过,总要想尽办法把它挖出来。

每次回收的井下工具,总能满满装上一车,足有一百二三十件。

回到班里,大家洗的洗、拆的拆、修的修。修好后,再送往前线作业队。

有一次,封隔器上的胶皮筒待料,废旧材料就在废料堆里,从成千上万个旧胶皮筒里挑选了300多个,以旧代新及时解决了生产急需。

井下工具的修理质量要求比较高,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油井的作业质量,一点不能马虎。

但是,马帮超文化程度低,认识的几个字还是在原来部队学的。

面对几十种井下工具,一无图纸、二无资料、三无技术,有些工具精密度还很高,马帮超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面对这种情况,为确保质量,碰到简单一些的就自己干,碰到疑难的就去胜利采油指挥部求援。

常去请求支援也不是办法,马帮超就穿着一套油工衣,开始学习修理技术。

学习中,困难很多,没文化就全靠脑子记。而马帮超曾经受过伤,头经常痛,但马帮超顾不得头像炸开般的疼痛,死记硬背各种井下工具的规格、数据,边学边问直到弄懂原理构造。

回到油田后,马帮超把铺盖卷一捆,干脆搬到了工房休息室,一头扎到了修理工作上。

一台抽油泵有24件衬套,加长泵有36件衬套,为了解决泵不足问题,马帮超开始试验用四五台旧泵装配一台新泵。

那时候没有千分尺,没有量缸表,全凭肉眼观察,用手触摸。

为了装配好一台泵,泵经常连续装配两三天,眼睛熬红了,人累瘦了。但看到一台台被自己装配好的泵,他高兴得像孩子一样。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几个月,马帮超技术水平提高了,他手一摸就能知道泵套好没好。

很快,各种类型的抽油泵、封隔器、活动配水器都被马帮超慢慢掌握了修理要领。然后,马帮超再***弟,互帮互学,逐渐全班都掌握了井下工具的修理技术。

为了避免返工,马帮超对修理质量要求很严,为此,还立了一条规矩:宁可自己麻烦一千次,不给前线添一次麻烦。

为了保证质量,马帮超等人还制定了井下工具管理制度,修复、检验技术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那时候,别的工具不说,仅抽油泵每年就要修复七八百台。

一台泵100多公斤,回收装车、卸车都是人拉肩扛。虽然当时条件差、困难多,但马帮超等人的工作热情很高,在马帮超等人的努力下,及时修好各种井下工具,保证了前线作业施工的需要,为油田原油开采作了很大的贡献。

同时,马帮超的这种“铁人精神“也深深感动了大家,带动了大家增添了为石油而战的热情。

人民积极支援会战

1964年经中共中央批准,胜利油田正式开发建设。不久,在垦利县胜坨公社胜利村,打出一口日产1134吨的高产油井坨11井,从此,一片新油田出现在黄河三角洲上。

同时,坨11井的出油也拉开了胜利油田与垦利县“工农共建”的序幕。

1965年6月,垦利县县直机关迁至民丰公社驻地双河镇。

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油田的钻井、采油、供水、地调、运输、油建等各路施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与当地社、队干部群众的接触越来越广泛,有时也难免发生一些纠纷。

如何及时处理好工农之间发生的各种纠纷,直接关系到工农共同发展的大局。

这一问题,引起了垦利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心把处理好工农关系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抓好,做到“油田发展我发展,我与油田共振兴”。

当时,油田各路施工队经常与农村社、队干部群众联系施工方面的有关事宜。在钻井、油建、地质勘探、供水等方面,因施工征占土地和损坏农作物等,也经常因经济补偿问题发生争议。

在基层难以处理的情况下,必然由县出面协调处理。

由于油田各路施工队伍太多,每天到县找领导处理问题的也特别多,几乎每天都有几个单位到县要求处理纠纷。

在此状况下,为了及时处理好工农之间的纠纷问题,

更好地支援油田建设,经垦利县委研究决定,成立了县工农办公室,并确定由孙法诰分管此项工作。

工农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协调油田和地方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协调工农关系,在油田每开发一个新油区的会战前夕,工农办公室都协同油田有关领导亲临现场,向公社、队干部介绍情况交底,并说明地方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种做法,保证了油田施工的畅通无阻。

及时处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也是垦利县工农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油田会战中,各路施工队伍任务紧迫,难免与当地农民发生一些纠纷,而多数纠纷属于征占土地经济补偿问题,也有些属于施工前协商时达不成协议,而油田又急于施工而造成的矛盾。

一次,油田在垦利县高盖公社境内修建一处压气站时,生产车间已建成,但规划生活区还需占30亩土地,按整体规划要求应建在生产车间北面一里外,以便于职工上下班。

但是当时,高盖公社干部不同意油田这一规划,公社干部提出压气站生活区必须建在生产区南面15公里以外的公社机关附近,显然生产区与生活区相距太远,在布局上不合理。

为顾全大局,工农办公室经过多次协商,反复向公社干部讲道理,终于取得了公社领导的理解,规划得以实施。

同时,工农办公室还负责对油田征占土地的审查。随着油田开发进程加快,油田开发建设需要的土地越来越多。

最初,土地管理由民政部门负责,为此县委派出县民政局副局长耿杰,到工农办公室分管油田征占土地审查工作。

当时,工农办公室根据钻井施工的特点,对钻井占地采取先占后征的办法,这种做法不影响钻井施工进程。

开始时,每口井占地10余亩,多数是临时占地,永久性占地为5亩左右。因此,采取先占后征的办法是符合实际的,也为油田生产提供了方便。

油田开发必须有充足的水供应,如果水资源不足,将造成严重困难。

在当时,油田会战中,缺水问题也制约着会战的顺利进行,对此,垦利县急油田所急,为油田生产供水做了很多工作。

当时,油田生产用水遇到了实际困难,经过考查、分析得出结论,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才是唯一的出路。为此,垦利县和油田领导共同研究决定,在垦利县辛庄公社境内修建一处15个流量的引黄闸。

引黄闸从1965年下半年开始修建,垦利县分管水利的副县长王述彬具体负责施工建设

1966年,引黄闸建成投产,引黄灌渠、六干整修、桥涵建筑物等同日也建成启用,放水直接通过六干流入油田八分场各水库,解决了油田生产用水的急需。

在六干渠道建桥、清淤施工之时,正值农忙季节,而油田钻井指挥部驻地以南六平桥的护路工作缺少人员,直接影响了施工进度。

面对这种情况,垦利县委领导同志立即发动县直机关200多名干部参加义务劳动,由县委副书记隋庆阶同志亲自带队,如同以前支援人民战争一样,他们从双河镇带上抬筐步行8公里到六干桥,并进行远距离抬土筑路施工。

经过两天的紧张劳动,他们运土400多方,六干桥南头公路筑成,按时通车,保证了六干顺利放水。

在油田开发初期,油田工人的生活用水主要靠一号水站供应。这处水站建在垦利县民丰公社境内黄河南坝以北,1965年建站。

1968年,因水库太小,又征用民丰公社复兴大队土地3000亩修建水库。

后来,随着油田开发速度的加快,用水量大增,小水库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扩大水源,修建大水库。

为此,油田供水部门统一规划,分期分批在民丰公社境内修建了3处大水库,共占用上地4800亩。

通过以上几处水库的建设,基本满足了当时油田生产、生活供水的需要。

垦利人民除了供地给油田,用来开采石油、兴建水库外,他们还贡献出部分土地,积极支援油田发展农副产业。

随着油田开发建设速度的加快,60年代末,油田职工大量增加,同时职工家属也越来越多。

为了解决大量工人和家属的吃饭问题,及广大职工家属就业问题,发展农副业非常必要。因为发展农副产业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解决职工后顾之忧、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的重大问题,更是关系到高速度、大规模油田开发建设的问题。

但按国家规定,油田发展农副业生产不能像开采油田那样,征用土地。

为此,经县、油田双方领导共同协商,本着“既不违背国家政策,又要面对现实;既要解决油田职工家属的实际困难,又要促进社、队发展农业生产”的原则,垦利县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先后分期分批地为油田农副业生产划拨了部分土地。

据负责工农办公室的孙法诰后来回忆说:

具体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选择土地较多的村庄,由油田投资,工农联合开发,建成高标准、大面积的农田水利配套片。建成之后,社、队、油田合理分配耕种。例如,辛店公社在万全村规划了28万亩,实际完成2万亩,开发后分配给油田9000亩耕种。

第二种办法是,由油田向社、队投资,帮助社、队改造一部分耕地,同时由社、队划拨给油田一部分土地自行开发耕种。高盖公社采取了这种办法。

第三种办法是,由油田投资,协助社、队修建扬水站、渡槽、桥涵、闸等水利工程,同时社、队划拨给油田部分土地自行开发耕种。高盖、胜地公社都采取过这种办法。

据不完全统计,经采取以上措施,垦利县先后共划拨给油田农副业生产用地35万多亩,这对解决油田职工家属的粮食自给和经济收入、稳定职工队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积极献地的同时,垦利人民还帮助油田建设防护工程,以确保油区安全。

1964年,胜利油田开发时,当年降雨量较大,油区范围内部分地方发生雨涝灾害,当时因油区刚开发建设,油井较少,未造成严重损失。

但随着油田的增多,要确保油田正常开发建设,就必须修建防洪排涝工程,否则遇到洪涝灾害,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确保油区安全,垦利人民在油田驻地成立了胜利水利建设指挥部,吸收油田和垦利县有关领导参与,垦利县所在的惠民专署副专员谷前同志挂帅,指挥工程建设。

从1965年开始,垦利人民分期分批进行了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先后对广利河、广蒲沟、东营河、五干排、六干排、五六干合排、溢洪河等7项工程,进行了兴建、扩建、疏浚和清淤等工程施工。

完成上述工程,特别是广利河、广蒲沟、东营河、溢洪河等工程,工作量非常巨大,需要动用大批劳力参加施工。

为此,垦利县专门建立了防护工程专业队,并积极抽调劳力进行支援。

另外,惠民专署还从邹平、桓台、博兴、高青等县抽调了大批劳力,利用冬春季节,积极支援防护工程建设。

正由于以上防洪排涝工程发挥了强大威力,所以自胜利油田开发以来,特别是1974年和1976年遇到了特大降雨的情况下,也从未遭受严重损失。

油田是一个点多、面广、线长、没有围墙的企业,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油田的生产就没有保障。

自油田开发以来,垦利县人民遵照国务院“地上服从地下”的指示精神,一切从大局出发,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积极支持、服务于油田开发建设,为油田发展做了重要贡献。

会战以后的数十年来,垦利县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与油田有关单位密切协作,团结战斗,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谱写了一曲“工农共建”文明油区的凯歌,创出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山东省大力支援物资

1964年春,中央决定东营石油会战后,东营所在的山东省对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非常重视,提出后勤服务、安全保卫等工作要立即跟上。

不久,粮油供应、商业供应、银行、邮电、公安等单位,都组织人员和班子来到油田基地,展开了支援油田会战的工作。

当时,胜利油田的环境是除了茫茫草原,就是盐碱荒滩,人少、兔子多,喝水都困难,交通更是不便。村庄很少,石油工人生活也非常困难。

会战职工都是住在帐篷里,就连医院里的病人,也都是住在简易房或板房里,生活非常艰苦。

各地前来支援的服务单位也是一样,地方单位来的同志来自全省各地,大家都有吃苦的思想准备。

当时,山东省商业厅、惠民地区商业局决定,在油田会战基地建一个综合供应单位,这就是“中国百货公司东营综合商店”。

在这个“中国百货公司东营综合商店”里,无论吃的、穿的、用的都由综合商店组织供应。

组建综合商店第一批调来40多人,由张元荣任书记,骆英茂任副书记,王鸿飞任经理。

当年年底,综合商店发展到80多人,资金35万元。当时的综合商店,只有百货门市部和一间理发室,全是砖瓦结构的简易房,总共也不超过200平方米。

10多平方米的经理室,除一张小桌外,还安了4张床,也当宿舍,还兼做会议室。

综合商店的蔬菜、果品、肉食、禽蛋、水产等供应 门市部,全都在临时搭起的大帆布帐篷底下营业。食品仓库,除个别贵重的、怕潮湿的存放在100多平方米的简易房里外,大部分商品都是露天存放,用大篷布盖着。条件差,生活艰苦,但是前来支援的同志们干劲却是个个十足。

工作时间那时规定就是12个小时,7时上班,19时下班,四季不变,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那时没有装卸工,商品吞吐量又大,装车、卸车都是同志们自己干。

有时晚上卸一夜车,洗洗脸,吃点东西,接着又上班。

上了班更是紧张,各门市部都挤满了石油职工,他们买上需要的东西就走,都没人问问价格。

有不少人是从第一线的井队、作业队来的,一买就是一大堆,除个人买的外,大部分都是为别人代买的。

当时,综合商店的职工12个小时一直忙个不停,但从没有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山东省商业厅为了支持综合商店的工作,还调给综合商店两部旧汽车。

综合商店员工考虑到,最艰苦的还是第一线的石油工人,于是他们就组织了一个流动送货服务组,抽出一部专车,开展了流动送货到第一线的服务活动。

开始时,综合商店员工只是送一些百货、文化等生活必需品和开展理发服务。

综合商店员工去了之后,第一线的石油工人们喜笑颜开,高兴极了,他们把综合商店的流动服务看成是雪中送炭。

流动服务车每到一个单位,都是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工人们列队迎接。

送货组的同志们下了车,就售货的售货,理发的理发。

同志们售货有空时,就到工棚里,去帮石油工人洗脏衣服、扫地等。

这个井队服务结束,接着再到别的井队或作业队。吃饭时间,到哪个单位就在哪个单位吃,有时晚饭也在井队吃,每天都回来的很晚。

通过送货,同志们看到了第一线石油工人的生活状况,一个同志这样描述道:

石油工人们的生活确实艰苦,工作紧张而繁重,不管酷暑严寒,还是风里雨里,天天奋战一个样,很少有空外出,有的同志头发几个月都得不到理。特别是有的单位几天都吃不上蔬菜。没有蔬菜,他们就啃咸菜;没有咸菜,他们就吃咸盐,工作却照样干劲十足,我们见了都非常感动。

面对这种情况,送货的同志又决定把流动送货服务组扩大,不仅把百货、文化等日用品送到第一线,又增加了蔬菜、果品、肉食、禽蛋等副食品,这样送货组就更受石油工人的欢迎了。

当时流动送货服务组的同志们非常辛苦,每天早出晚归不得休息。

有一天,在返回的路上汽车坏了,修好车回到单位已是第二天2时了,为了不再卸车、装车,刘爱莲主动要求看管车上的商品,让同志们快去休息。

结果,刘爱莲就在车上休息了几个小时,天亮了,洗洗脸,吃点东西又出发了。

同志们还经常开玩笑说:“我们再辛苦,也不如石油工人辛苦。”

1965年春,油田会战规模扩大了,石油职工队伍从全国各地陆续向这里聚集,支援油田的服务单位也随之扩大。

惠民地委和行署为了加强对油田会战的支援,便决定成立东营工委和东营办事处,统一领导地方各系统、各单位对油田的服务工作。

油田会战的形势发展很快,自然对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当时的几处供应点、一部流动服务车,已满足不了油田发展的需要。

那时,各个二级指挥部都相距很远,都必须设固定的供应网点进行供应才行。

另一个问题,油田会战刚开始时是不准带家属的,日子长了总不让家属来也不行。

1965年春,油田开始迁入家属,来的势头还很猛,不论有工作的还是没有工作的,不论城市户口还是农业户口一齐上。

很快,在油田的所在地第一批农业户口家属上了一万户。

为了安排好农业户口家属的生活问题,油田指挥部在五一农场、八分场、九分场一带,新建了10多个家属村。在这些新建的家属村,交通不方便,生活供应也十分困难。

根据以上实际情况,负责支援油田的同志作出了增设固定供应点的决定。

但是,大批建供应网点谈何容易!一要人员,二要资金,困难是相当大的。

负责支援的同志就先易后难,因陋就简,有条件的立即上,没条件的就创造条件争取早上。

为此,支援人员提出了增设固定网点的计划,经惠民地区批准后,先在农村招收了400名有文化的青年合

同工,经过短期培训,立即上岗。

油田也理解支援人员增设固定供应点的困难,便作出决定:所有各二级单位驻地和各家属村的固定供应网点,一律由油田负责援建。

当时支援人员就准备好人员,准备好流动资金和商品,等着开业就行了。

油田对增加固定供应网点的工作很重视,专门召集各二级单位开会,并决定各个网点的房子一律建比较坚固的“干打垒”,即土坯房。

油田首先以八分场运输中心村作建设示范,用搞会战的办法,人员、车辆、机械、物料等一齐上,仅用8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一个服务大院的建设。

当时的工地现场真是热火朝天,很是壮观,红旗招展一片人海。和泥的和泥,脱坯的脱坯,运料的运料,施工的施工,一片繁忙劳动的景象。

会战指挥部的领导虽是督阵指挥,各二级单位的领导虽是观摩学习,也都亲身参加体力劳动。

此时,惠民地区商业局的一位女副局长任学三同志,正在东营综合商店视察工作。

看到工人们热火朝天的情势,虽已年过半百,任学三一到现场马上就脱掉鞋袜,挽起裤腿,加入到和泥的队伍干了起来。

记者们在现场照相的照相,采访的采访。高音喇叭里不断地播送着好人好事和工程进度。

8天过去了,一个有50多间房子,一万多平方米的四合服务大院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示范会战胜利结束。

随后,会战指挥部又召开了各二级单位参加的现场会,要求各个固定供应点的建设必须按时完成。

运输中心村服务大院的建设完成后,百货、蔬菜、肉食、水产等门市部,粮食供应站、银行营业所、邮电所、派出所、新华书店等单位,也都前来支援。

就这样,仅准备了一天,第二天就开张营业,职工家属皆大欢喜。

在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援下,各二级单位驻地和各家属村供应点的建设,很快就全部竣工。

这次大规模网点建设,南至博兴的纯化、广饶的牛庄,北至孤岛,东至永安,共建网点100多个,仅综合商店就建了60多个。

招的400多人都上去,还分配不过来。最后只得从油田的家属中,推荐出一部分有文化的青年家属边干边学,当地支援人员只派去一名经理和两名骨干,就开张营业了。

扩大服务网点这一举措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它极大地方便了油田职工和家属们的生活,受到了广大群众交口称赞。

后来,支援人员又根据实际情况,在家属村的供应点上,增加了炊事用具、生产工具和土产杂品等的供应,家属们说:“服务大院的同志们,真是想到我们的心里去了。”

为了进一步做好服务、供应工作,服务大院的同志还抓了某些商品,特别是副食品的就地加工、就地生产工作服务大院的同志首先建了一个屠宰厂,调活猪、活羊、活禽来,自己加工屠宰,为油田供应鲜货。

随后,服务大院的同志又建了一个副食加工厂,自己加工糕点,就地供应,避免了再到大城市远路调运。

以后,服务大院的同志又陆续建设了酿造厂、冷藏厂、服装厂等,进一步方便了油田会战职工家属的生产生活。

服务大院的同志不仅建设各种加工厂,还搞自己的蔬菜基地。

原先油田的蔬菜供应,是靠从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等城市调来的。

当时的情况是,蔬菜虽是农产品,但广大农村却不生产,只有到城市调。

鲜菜远路运来,质量没有保证,成本也增加太大。尽管服务大院的同志执行了价格倒挂政策,亏损不小,但全省蔬菜价格唯东营最高。

因此,服务大院的同志下决心就近发展蔬菜生产,经上级批准,服务大院的同志在广饶和垦利两县培育发展蔬菜基地。

开始后,服务大院的同志安排了5000亩蔬菜生产基地,并去淄博市聘请了30名蔬菜生产技术员,很快就见成效。

后经过大家的努力,东营的蔬菜生产基本上达到了自给。

在粮食等方面的支援上,油田所在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当时,油田所在地方只有少数村庄,并且大部分村庄都很贫穷。

当地农民也没有种蔬菜的习惯,连口粮也靠吃供应粮。供应油田的物资需从外地调运,这些都是与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与各地人民的大力支援分不开的。

山东省政府和地区专署,为了支援油田开发建设,逐步地在东营建立了服务组织体系,不断地配备得力的干部充实职工队伍。

从几十个人,发展到几千人,发展到几个局,10多个公司,100多个站、所、厂、点、商店等基层服务单位,形成了强有力的、广泛的供应和服务体系。

那时商品紧张,有不少的东西部是凭票凭证定量供应。省里对油田的态度是放宽供应,如工业产品烟、酒、糖、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副食品肉、禽、蛋、水产等,对城镇非农业人口这些东西都是凭证定量供应,但对石油职工基本上敞开供应。

粮食供应定量也很宽,在会战期间,没有发生过定量不够的现象。

各种商品的货源分配,东营综合商店和各地市一样,统一由山东省计划分配,但对东营综合商店特别照顾。

当时尼龙袜子很紧张,为了满足石油工人对袜子的需求,山东省专门给石油工人调拨了很多袜子,仅几万人的油田却比几百万人的地区分配到的数量还大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特别是当年的勘探会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极为重视的,山东全省乃至全国人民都给予了大力支援。

胜利油田后来的辉煌,是油田职工和地方群众多年来团结、奋斗的成果!

  

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

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

作者:佚名类型:历史状态:已完结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

小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