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蚂蚁文学 > 资讯 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李人俊余秋里大结局全文免费阅读

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李人俊余秋里大结局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2019-09-10 09:18:11编辑:醉凝

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该小说的主角和配角叫李人俊余秋里,是佚名所写的一本原创新作,目前正在腾文连载。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 辉煌成就 免费试读

李先念高兴地说:“有这样好的油田,有这样高产的井,到处看到职工朝气蓬勃,真是了不起。”

朱德对谭启龙说:“东营要栽点树,不光是路旁,要搞一点基地。植树要有选择,像杨树,十年八年就可以取材了。”

采油三队的副队长尹玉昌说:“听说中央首长要来我队视察,高兴得我一夜未合眼。”

朱德高度评价油田

1964年6月开始,会战指挥部集中20多个钻井队详探胜利村坨庄构造,力求迅速探明含油面积和储量。

当时正值雨季,这给勘探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会战职工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冒着大雨,踩着泥水,靠人抬肩拉,把钻机部件搬进了井场,把器材送到了工地,这大大加快了勘探步伐。

很快,井一口一口地打出来,试油后,都获得几十吨到几百吨的高产量。

地质专家都说胜坨构造好、油层好。

此时,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就想能不能打出一个日产千吨井呢?当时,根据录井、地质资料,地质专家说坨11井有80多米厚的油层。

1965年1月25日,春节前夕,传来了好消息:坨11井试油,通过30毫米油嘴放喷,24小时出油1134吨,日产量果然超过了千吨!

听到喜讯后,余秋里等人非常高兴,还特地请翟光明等一些地质技术干部吃了一顿涮羊肉,庆贺了一番。

坨11井日产千吨,连续出油一个多月,大大振奋了人心。

到1965年5月,仅用了11个月时间,就基本探明了胜坨油田的含油面积和地质储量。

同时,还发现了河庄、郝家、广利、纯化、永安、滨南、尚店、八面河等9个油田。

从1966年起,在东营—辛镇和坨庄—胜利村一带发现的油田,正式命名为胜利油田。

1966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山东省栗再温副省长陪同下,视察了东营。

听了油田领导同志的汇报,看了油井、集油站和黄河河堤,李先念高兴地说:“有这样好的油田,有这样高产的井,到处看到职工朝气蓬勃,真是了不起。”

1966年1月,当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朱德在欢度80大寿不久的日子里,率员深入山东大地视察工作。

朱德听说胜利油田的广大职工,在贫瘠荒僻的鲁北盐碱滩上,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开展夺油大会战,仅仅一年多时间,即获得了可喜成绩时,朱德非常高兴,并明确表示要去东营看一看。

于是,朱德不顾高龄和旅途辛劳,在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工委负责人焦力人和焦万海同志的陪同下,踏上了让胜利人永远难忘的视察胜利油田的行程。

1月12日8时50分,朱德的专列从省会济南启程。陪同朱德视察胜利油田的其他领导同志还有,省委秘书长于明,省公安厅石、李两位副厅长,惠民地委王成旺书记和杨维屏副书记。

在火车上,朱德听取了焦力人、焦万海同志关于东营地区开展石油会战情况的汇报。

10时,专列到达辛店火车站,然后换乘汽车,12时来到了胜利油田会战中心,即新辟的东营基地。

当时的胜利油田,正处在艰难的初创阶段。会战激烈,物资供应紧张,各方面条件相当差,连个像样的招待所也没有。

军人出身的朱德,当然明白创业的艰难,对待生活条件问题,他处处廉朴自律,随遇而安。

在简陋的平房里,用过午饭后,接着朱德就听取了焦力人、焦万海同志的工作汇报。

在汇报中,当说到设计院的知识分子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时,朱德高兴地说:“好得很!”

在一旁的谭启龙同志说:“这里是老灾区啦。”朱委员长则笑着说:“老灾区才有油啊!”

当汇报到当地农民有参加石油勘探时,朱德说:“亦工亦农好,半年或者一年一轮换好。”

当汇报到组织石油工人家属开荒种地时,朱德指示说:“开垦荒地要一块一块地搞,全面铺开就不容易配套。”

谭启龙也接着说:“农业的搞法是搞样板田,有了样板田就好办了。”

接着,朱德对谭启龙说:“东营要栽点树,不光是路旁,要搞一点基地;植树要有选择,像杨树,十年八年就可以取材了。”

谭启龙连忙点头,表示同意朱德的观点。

14时,朱德听取完会战指挥部领导的汇报后,不辞劳累,冒着隆冬的寒风,不顾泥路的颠簸,驱车在荒野碱滩上进行实地视察。

朱德首先视察了反映地下油层面貌的“地宫”,听取了石油部勘探司副总地质师翟光明同志的汇报,并先后观看了地质图件、模型和岩心、油田自己研制的跟踪射孔仪、长输管线刮蜡器等。

参观完“地宫”,朱德和山东省、地、会战工委的同志共92人一起在机关大院合影留念。

15时,朱德又先后视察了营10井小井口装置、坨一集油站、胜坨三区7排18井取心,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我国第一口千吨油井坨11井的放喷。

朱德在油田视察时,应油田领导的请求欣然同意命笔题词,因时间仓促,未即时而作,而是回到济南后才题就。

16时30分,朱德结束视察,至辛店火车站乘专列返回济南。

为了给胜利油田写好题词,朱德回到济南南郊宾馆的住处后,先是依据视察所得拟就了文稿,随后又泼墨挥毫,一笔一划、端庄郑重地写到宣纸上,忙得整整一天未出屋。

没过几天,朱德的亲笔题词送到了油田,题词名为《参观胜利油田》,全文如下:

学大庆,赶大庆,胜利必然归你们;

……

半工半读五千众,都是年轻力壮人。

五年勤学期读满,留作当地做主人。家属来自四方地,百工居肆件件能。去年利用黄河水,发展农业自更生。新开水稻五百亩,亩产超过五百斤。此处低凹荒碱地,过去草木曾不生。石油大军大会战,方向正确计划真。油业旺盛农亦好,四年创造告功成。会战勋绩开天地,社会主义见雏型。

朱德的到来对会战工人是极大的鼓舞,当时视察过的单位,事后都认真组织了座谈讨论。

石油工人纷纷表示要以搞好石油勘探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中央首长对石油工人的亲切关怀。

采油三队的副队长尹玉昌说:“听说中央首长要来我队视察,高兴得我一夜未合眼。我想,一定要记住首长几时几分来的,几时几分走的,都作了些什么指示。可是,等真的见到朱委员长,只顾得鼓掌了,什么都给忘了。”

坨15井采油工吴志成激动地说:“朱委员长是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来看望我们石油工人的,我们一定要管好油井,多出油,快出油,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毛主席对我们的关怀!”

正像朱德预示的那样:“方向正确计划真,油业旺盛农亦好”,胜利油田后来很快发展成为我国第二大产油基地,成为工农商并举的崭新石油城市。

“会战勋绩开天地,社会主义见雏型”的题词,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胜利石油人。

胜利职工向中央汇报

1966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大会战,已经进行了三年。

三年里,胜利各个战区各条战线捷报频传,成果喜人。

在当时,32104钻井队担负着油基泥浆大直径长筒取心的任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队同志的努力拼搏,32104钻井队连续三次刷新了钻井取心的世界纪录,多次受到油田会战工委和石油工业部的通报表扬。

9月初,为了向国庆节献礼,根据石油部的要求,胜利油田会战工委组织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17名代表组成赴京报捷团,由油田政治部副主任白振洞带队赴京报捷。

在这17个代表中,有钻井指挥部的32104钻井队的指导员赵秋季、工人王次安和朱从安,3252队的副指导员胡均涛,3211队工人赵世昌,有钻井机关的赵正文,有井下作业队队长申友武,有采油工人许胜利,有电测工读学生张炳云,有油建指挥部的一名代表,有供应被服厂家属周秀艺,有济南柴油机厂两名代表,还有石油学院两名学生代表。

9月3日,赴京报捷团从东营出发。

4日,赴京报捷团抵达祖国首都北京,下榻在石油部招待所。

同时,大庆、四川等其他油田的代表也先后到达。各油田各单位都带着丰硕的战果、英雄的事迹、先进的经验,准备相互学习交流,并准备向石油工业部和党中央、国务院汇报,向建国17周年献礼。

在大庆油田和四川油田汇报后,胜利油田的汇报开始了,朱从安代表胜利32104队汇报了战酷暑、讲科学连续创造取心世界纪录的事迹。

过了几天,胜利和大庆、四川等单位的石油代表又在国家计委礼堂,向国家基本建设系统的部委办领导及机关干部2000多人作了汇报,汇报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赞扬。

9月29日15时30分,胜利和大庆、四川的代表一起来到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等待着中央领导的接见。

16时整,周恩来和陶铸、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肖华、杨成武、王任重、刘志坚、余秋里、谷牧、康世恩等领导同志健步来到石油代表中间。

顿时,北大厅一下子欢腾起来了,掌声不断,大家欢呼:

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周恩来,陶铸等中央领导同站在前排的代表一一握手,并同代表们一起照了像。

接着,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又同胜利油田32104钻井队的指导员赵秋季、大庆的“铁人”王进喜等11名代表专门进行了座谈。

最后,胜利、大庆等5个单位的代表向中央领导递交了给毛泽东、党中央报喜的捷报。

30日下午,胜利油田的32104钻井队指导员赵秋季和其他油田的11名代表,又被党中央领导请到中南海做客。

10月1日,让各单位报捷团终生难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赵秋季等11名同志登上了大安门,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而其他的报捷团成员,也被安排在观礼台西侧的第一台,并和全国其他先进集体代表一起,参加了国庆检阅。

在检阅过程中,报捷团成员亲眼见到了毛泽东不停地向***队伍招手,还专门向石油工人队伍招手致意。

当时报捷团成员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激动地高呼“祖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嗓子喊哑了,手拍痛了,可他们仍然不停地挥臂高呼、用力鼓掌,以表达对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无限忠诚,感谢党中央和毛泽东对石油战线的最大关怀、最大鼓励。

据参加了此次报捷团的朱从安后来回忆说:

在那时,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工人代表,受到如此的厚爱,我们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感受到了新旧社会的天壤之别。能受到这样的礼遇,在旧社会我们连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使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们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了全国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好思想、好作风及大庆、四川等其他油田的先进经验和英雄事迹,仔细想一想,我们做的还很不够,与他们比还有差距,距人民的需要还很远。因此我们决心以“铁人”为榜样,用更快的速度把胜利石油搞上去。

正如朱从安所说,胜利油田的代表被请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是党中央对胜利油田所取得成就的认同,也是对胜利油田以后发展的一个巨大鼓舞。

建成东辛输油管线

1965年l月,胜利油田打出了一口千吨井坨11井,此时,投入生产的油井已有98口,原油年产量达到8386万吨,原油外输成了当时一个突出问题。

为了适应原油生产日益增长的需要,解决原油外输问题,油田决定建设东营至辛店的输油管线,通过管道将胜利油田的原油输向辛店101油库,然后装入火车运往外地。

东辛输油管线起始于东营102集油站,终止于胶济铁路线上的辛店101油库,全长80多公里,管线直径426毫米,设计年输油能力500万吨,是我国当时第一条大口径、长距离输油管道。

1965年6月1日,东辛输油管线工程破土动工,同年12月14日全线建成投产,前后苦战了7个多月时间。如此大的工作量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自然离不开建设者的艰苦奋斗。

在抢建东辛输油管线之时,正是胜利油田开发初期,施工条件非常艰苦,遇到了许多困难。

同时,施工队伍比较新,基本力量是新来的合同工,每个班只有一至两名老工人。

技术装备水平也比较低,整个施工队伍只有从大庆带来的少量吊车、铲运机、拖拉机,发电机还是自己改装的。

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东辛输油管线全部施工基本都是手工作业,如用砖头除锈,用大壶浇沥青,用人力缠玻璃布等。

东辛输油管线工程的器材供应也十分不足,预制能力极低,基本靠大庆供给。

会战职工所面临的生活困难就更多,没有房屋,不少职工睡在地窝和帐篷里,没有固定的生活点,也没有交通工具,每天上下班施工人员要来回步行10多公里。

但是,面对各种困难,广大职工毫不畏惧,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三老四严”和“四个一样”的过硬作风,努力奋斗,一丝不苟,出色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因当时油田勘探开发形势的紧迫要求,这条管线必须在短期内建设投产,并且要求建成一段、投产一段、通油一段,以减轻原油外输的压力。

按照施工设计要求,整个工程分两期进行施工。

第一期工程的施工由东营102集油站至中间加热站,共计4464公里。

1965年6月1日,第一期工程开工。

在这期工程施工中,指挥部集中了4个施工大队的人力、物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办法,分段包干,快速抢建,在40多公里的施工现场上,展开了比质量、比速度、比风格、比干劲的劳动竞赛。

当时,施工队伍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管口焊接3977道、河流穿越3条、架空穿越11条、阀池安装12座、150万大卡加热炉安装3座、挖填土方24235万立方米的工作量。

7月31日,一期工程完工,并于8月8日正式投产通油一期工程的建成投产,使汽车运输原油的距离,缩短了4464公里。

第二期工程由中间加热站至辛店101油库,共计3536公里。

由于当时的油田产能建设和油气集输工程等地面建设工程也急需施工,因此,在第一期工程完工后,参加施工的一大队、二大队、四大队承担了新的施工任务。

因此,二期工程的施工任务就由三大队独立承担。在施工中,三大队采取压缩施工战线、减少预制点、合理组织施工的方法,将工程分为3段,干完一段,投产一段,做到干净利索、不留尾巴、保质保量。

从1965年8月1日开工后4个月时间,三大队就焊接管口3150道,架空穿越16处,涵管穿越84处;安装200万大卡加热炉6座,阀组1座,挖填土方237857万立方米,阀件966个。

在当时,抢建东辛输油管线,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施工的环境也相当艰苦。

参加施工的职工们却很乐观地说:

苦不苦,比比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

他们一天三顿饭吃在工地,刮风下雨拼在工地,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没有一句怨言。

夏天,职工们冒着酷暑坚持施工,钻进像锅炉一样热的管内作业,管内毛刺刮破了衣服,磨破了皮肉,外面的榔头砸起管子来,震得人头昏脑胀,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管线穿越有时没有吊车,几吨重的涵管就全靠工人用绳索拉运。

夜间施工,工人们一丝不苟地用手电筒照着对管口。管线防腐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施工任务。三大队女工排长宗兰英带领18名姐妹,巾帼不让须眉,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并自觉地按高标准、严要求进行施工。

管线防腐施工要求是管壁上有露水不能施工,宗兰英就拿出自己新买的衬衣去擦管壁。

在宗兰英的带动下,18名女工都不甘落后,有的拿出自己没穿过的衣服,有的脱掉身上的衣服,把管子上的露水擦得干干净净。

夏天气温高达40度,熬好的沥青温度达70度,就是这样的环境下,女工们还要穿一身劳保工服,烈日晒、沥青熏、人人脸上都脱了一层皮。

人工缠玻璃布是一项又苦又累的工作,她们却总是保质保量地干,白天没干完,晚上再加班加点地干。

一天下来十五六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疼,腿也抬不起来,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第二天天不亮她们又爬起来赶往工地,有的女工身体不适也不请假,得了病互相瞒着,没有一人甘心落后。

当时工地上连厕所都没有,这对于大姑娘来说,是最难为情的事。

于是,她们不敢喝水,天天忍着口渴施工,一天下来姐妹们个个嘴唇干裂。

姑娘们遇到难处、苦处也曾哭过鼻子,可是一干起工作来就什么事都忘了。

有时刮起大风,下起大雨,女工们宁肯自己挨雨淋,也要把雨衣盖在管子上,防止淋湿刚刷的底漆,有的干脆用身体为管线挡雨。

姑娘们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经检验管线防腐质量达到了高水平。

国家作协的一名女作家,根据宗兰英和女工排的先进事迹,曾于1965年编写了一出五场大型话剧,女工排的感人事迹也因此一直被广为传颂。

在施工中,穿越位于广饶县花官乡境内的小清河,是抢建东辛输油管线的一项关键工程。

当时,小清河河面宽150多米,水流急,又由于是河底穿越,施工难度相当大。

三大队职工在一无设备,二无经验,三无先例,工期又紧的情况下,发扬大庆会战“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搏精神,充分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连续奋战了18个昼夜,使管线按期穿过了小清河,为早日建成东辛输油管线赢得了时间。

东辛输油管线,是在艰苦的年代,艰苦的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施工的。

参加施工的广大职工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尤其是刚从鲁北山区农村招收来的合同工,自觉地学习老工人的好思想,好作风。

合同工马明池和陈东河提出了“合同有期限,干石油事业无期限”的口号,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线施工中。

参加施工的广大职工,还继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在施工行动中,敢于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打胜仗,优质快速地建成了东辛输油管线,整个工程达到了线线、点点、项项工程质量全优,实现了工程单体试压、单体试运、整体试运、刮蜡器通过、完工投产五个一次成功,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英雄乐章!

输油管成功穿越黄河

1967年开始,胜利油田进入了全面开发、持续发展的阶段

1968年至1970年,胜利油田先后开发建设了东辛、永安、郝家、滨南、尚店5个油田,逐步形成了我国又一个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这个时期开发的滨南油田已形成年产30万吨原油的规模。

然而,在当时,北油南输被天堑黄河无情阻断。尽快进行管线穿越黄河的施工,把黄河两岸的管线连接起来,畅通一条输油动脉,就成为油田地面建设中的一项非常急迫的工程。

1968年,胜利油田确定进行穿越黄河施工,建设滨纯管线。

同年,油建指挥部接受了施工任务,由油建三大队二中队具体施工,设计室负责提供设计方案。

在当时,穿越黄河铺设输油管道,在胜利油田建设史上尚属首次,在中国石油建设史上穿越大型河流也无先例,无经验可循。

油建指挥部的领导和设计室工程技术人员,非常清楚,只有了解黄河,认识黄河,才能提出可行的施工方案。

为此,他们多次亲临现场勘察,先后提出了三套施工方案:

一是“铁塔悬索架空跨越”方案。因实施这套方案工程浩大,成本高,器材缺乏,此方案被否定。

二是“河床铺设”方案。因考虑到黄河是地上河,河床多变,河底淤沙深度达4米,管线铺设后遇有汛期,势必被洪水冲跨。此方案也被搁置。

设计人员在重新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运用“顶管法”穿越黄河。

这种方法就是在黄河岸边,在一个低于河底一定标高的操作坑中,用动力源将预制套管的输油管线顶入设计土深度,然后从黄河底下较深的地层穿过。

该方案在当时也属尝试,但依据条件比较切合实际,经慎重研究,最后各方同意确定实施此方案。

1969年6月,在六干河进行了穿越实验。此项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测试动力源的顶推力,二是观察管线在土层中推进的情况。

在进行穿越实验的同时,黄河穿越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选址、挖操作坑、在黄河岸边砌挡土墙、安装动力设备等。

1969年8月,穿越黄河的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具备了施工条件。

油建指挥部组建了以李尚林指挥为首的前线施工领导小组,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有刘德润、张长安,技术工人有郭林、黄仁智、刘碧轩、杨玉霖、吴文林、刘振远、常云山等一批技术过硬、施工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

施工队伍以三大队二中队为骨干,设计室人员配合。这次黄河穿越工程施工历时11个月,先后经历了11 次失败和挫折。但全体干部、职工面对失败毫不气馁,失败一次,总结一次,改进一次,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终于在1970年7月1日穿越成功。

第一次穿越失败是在刚刚施工不久,管线在挡土墙内拱起,经过分析原因是管线受力点不合理所致。

经改进管线固定点的间距,使受力点和固定点达到稳定,避免了这一现象再度发生。

然而这次失败是在穿越150米以后,管线受阻,顶不动了,施工人员都很着急。

经采取加力的措施又向前推进了20米,但随后无论怎么加力管线也不前进。这说明遇到了新问题,但管线在河床的下面,具体情况不明。

最后,前线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请北海舰队的潜水员下水摸清情况。

请来的潜水员下水后,摸到了拱出河床的管线。

面对这一情况,只能采取往回拖的措施,查清管线受阻的真实原因。

按照技术要求,往回拖管线必须留20多米管线于河床。但在拖管时,却把管线全部拖了出来,结果河水随着管线涌进了操作坑,由于抢堵及时,没有酿成严重后果。

但是,后来抢运顶管器材、排水、降水、清理操作坑,又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同年10月,施工人员又进行了第三次穿越,管线顶到270米时,又发现受力下降。

这一次采用了压风机、送风看水花的办法,发现管线又拱出河床,无奈又将管线拖回。

经过认真分析,结论是套管的钢性不够,在较致密的轻亚粘土中穿越时,管线不能吃力,造成了上抬拱弯的事故。

于是,施工人员就采用增加套管的办法,把原来的直径219毫米套管变为导管,再套了一层直径325毫米的管线,增加了刚性,增强了顶力。

第四次穿越开始比较顺利,当管穿到303米时,因为河床土壤比较疏松,管线弯曲,顶出了水面。

为切实解决管线上抬的问题,技术人员精心研究,提出继续增加套管,采用犁铧尖技术。同时,又增加了直径426毫米的套管,增强刚性防止管线顶弯,管头改变成45度锋尖管头,使管端在穿越中逐渐下倾,可防止管线上抬。

为了能准确判断管线在河床下的走向和深度,施工人员还成功试制了能测深15米的地下管线仪,以便掌握管线在河床中的推进情况。

工程施工到12月份,天气严寒,套管内水结冰,施工困难很大,被迫停止施工。

在暂停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安装了锅炉,日夜不停地送热气化解管内冰冻。

1970年3月,在进行第五次穿越的时候,对前几次采用的“水力冲刷顶管法”做了合理改进。

过去使用清水冲刷,容易造成管壁外土质疏松,使管道四周的土壤垂直压力和侧压力加重,增加拖动摩擦阻力。

采用“湿顶法”,即用钻井泥浆代替清水,并加大排量,控制适当的粘度和回压后,在管道的外径和地层之间形成了一个“井筒式”,这样既降低了土壤对管道的垂直压力和侧压力,使摩擦阻力大大减小,也不易造成垮塌。

另外,使用“湿顶法”的顶力比“干顶法”的顶力也小得多。

1970年6月中旬,管线穿越累计达12次,穿越河床320多米后,又遇到障碍。

这次是遇到了新情况,中国北方到了雨季,如果上游伏汛下泻,洪水猛增,将会给穿越施工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同时,管线已穿越黄河320多米,剩余的150米管线如果再继续用顶管的方法推进,还需费些时间,将影响到原油生产。

因为此时滨南油田地面配套设施全面竣工,急等这条管线投产。

根据剩余管线处在水深12米的河滩中进行施工的实际情况,前线领导小组决定采取围堰抽水焊接管线的办法,尽快完成施工任务。

围堰抽水的办法虽然可行,但毕竟是第一次搞,在围堰使用什么材料上遇到了麻烦。

最初的设想是打桩用钢板硬性材料围堰,但经与当地有经验的河工商讨,此种办法不可行。原因是钢板等硬性材料对水的阻力大,相对水流对钢板的冲击力也大,大面积围堰强夺河道,有可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根据河工的建议,用软材料围堰比较可行。软材料围堰就是用秸杆、荆条打捆连结,用木桩固定后,再投些石头。这样做既可挡水,又能抓住泥,使围堰与河底结合。

使用软材料围堰,必须在短时间内筹集到100万斤荆条和100万斤秸秆。这对施工人员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困难。

听到石油战线上的困难后,当地政府和民众给予了大力支持。当时,很多农民为了帮助管线施工所需要的软材料问题,都把自己留下仅有的一点作为柴禾的秸秆贡献了出来。

就这样,三天之内,当地农民用小推车、地排车把工地所需的200万斤软材料,全部送到了工地。

同时,当地政府又调集了5000名精壮劳力,连续奋战15个昼夜,进行了围堰施工,建起了围堰。

6月30日上半夜,施工人员在管线末端下挖4米找到管头,并发扬连续作战的会战精神,使管线碰头焊接国成功。

后半夜,河流量每秒由300立方米猛增到800立方米,但此时管线已经穿越黄河,实现了全线贯通,向党的生日献了一份厚礼!

滨纯输油管线的建成,输油管线首次穿越黄河,完成了北油南调的咽喉工程,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谱写了输油管线首次穿越大型河流的新篇章。

更为重要的是,输油管线穿越黄河的完成,成功解决了胜利油田的原油外输问题,为胜利油田的顺利扩大,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此,胜利油田的石油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各地,极大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

胜利油田在党的领导下,顺利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

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

作者:佚名类型:历史状态:已完结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

小说详情